石頭魚樂活地帶's Archiver

artinezww5789 發表於 2013-2-19 18:14

疲勞是失鴿的主要原因

疲勞是失鴿的主要原因。無論其近程、中程、遠程和超遠程,在賽鴿飛行中都會產生疲勞,都可能因此造成失鴿。  

    近程、中程鴿一般是爆發力好、體力足、歸巢心切,若於天氣不好,或是賽線艱難,容易耗失體力產生疲勞;遠程、超遠程則賽線漫長,天氣變化異常,必經山區繞彎飛行,途中缺食少水,乃至空氣稀薄、缺氧,更加容易疲勞。賽鴿在疲勞後不僅飛行乏力,更嚴重的是會方向失誤,愈飛愈錯,愈疲勞愈不能歸巢的惡性循環,最終非丟掉不可。   

    特別是近程賽鴿,無論是中還是洋,若要飛得快儘早歸巢,爭得上名次,非得吃好、養好、家飛好,否則是癡心妄想。正因為這個原因,賽鴿於飛行困難而較疲勞時,最容易見棚就鑽被他人捕獲。這種鴿子被上海人稱之為:“三回不見就丟的太陽鳥”。  

    崇明島是上海北路賽鴿歸巢必經之地,在安徽省宿州500公里放飛時,若遇天氣不好,大量過路鴿滯留崇明島,過路客亂投他人鴿會,其熟練程度不亞於家養,我親眼見過客鴿闖門的情景。島上一家鴿舍設在江邊樓頂的養鴿人家,一日內閣進18羽“陌生面孔”。每遇不利天氣的近程比賽期間,市場上出現大量俘獲鴿出售,許多是當“吃壞”買賣。由此可知,三口不見就不再回歸的道理所在。超遠程在極力困難的賽線上飛行,是向極限挑戰,歸巢途中的疲勞程度可想而知。疲勞過度便不能正確定向,愈飛前失去歸巢可能。超遠程賽歸巢率低下,失鴿眾多是在情理之中。   

    體力是因體內營養物質轉化熱能而發生。在艱苦條件下飛行,體內營養物質耗盡,又得不到補充,只好用體內脂肪來轉化熱能,維持正常。脂肪也耗盡時,由肌肉轉化熱能,此時鴿子消瘦,精疲力盡,不是飛而是飄在空中。由於體能熱能無法再生時,體內所有“機器”都會異常,以致頭腦缺血缺氧,不再靈活機警,不再聰明清醒。在“憑什麼導航”未知之前,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憑什麼導航,最終是經過大腦分析判斷而定,電腦也是這個原理,故稱為“電腦”。頭腦失去了正常動能,也就失去了正確定向能力。  

    有些近程鴿拖勁很多,為何7~8天才歸巢,除掉被人捉住又逃回者外,主要是由疲勞誤判方向,愈飛愈遠的緣故。我愛看足球比賽,隊員在疲勞時常常出現技術走樣、射門不准等等令人不解的表現。我曾問過行家,有時隊員沖到對方球門口,近在颶尺,哪怕是不踢球的人輕輕一撥即可進門的球,為何常被隊員踢飛或踢偏呢?行家說在激烈的競技場上,體力急劇下降,有時甚至缺氧,突然來球即在腳邊,卻根本來不及反映做出正確動作,使上恰當的力量,踢准球的應踢部位,造成該進而不能進的球。  

    我從這裏更領悟出體力與腦子反映的密切關係。人與動物一樣,疲勞是動物不獲結果的根源。由此也發想到:現代養鴿必須科學合理、棚舍講究、飼料要講營養、要吃好、多飛,練就一身強健肌肉、體輕力大又聰明的鴿子來,方有希望奪取最佳表現,乃至名列三軍。   

    時下,天空臭氧層遭受破壞、天氣變化異常,又加上祖國大陸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山區多,平原少。特別是正待開發的西部地區,東低西高,都是高原地區,乾旱空氣稀薄,鴿子飛行難度很大。最近看到來自北疆的擺學智老師的信,說養了許多年、從未獲得500公里榮歸鴿,前三年從江蘇 啟東市引進劉中孚老師飛過蘭州超長程種鴿。去年獲得500公里歸巢,今年在500公里得了冠軍,高興得一夜未眠。他還說新疆鴿子不好放,因為週邊全是沙漠,這幾年天氣特別熱,沙子發燙,如果鴿子落到沙地面馬上飛不起來了。我說這些事實為了什麼?在祖國大陸即使是中、近賽,光有體力與爆發力還不足以一舉取勝,通要有點耐力的鴿子,去年上海林信湧先生在560公里特比環大獎賽比賽中一舉奪冠,是有耐力的鴿子,我的8名鴿子上代有 25%超遠程前十名血統。據市鴿協來驗棚的裁判講,前30名都上門去看過,沒有一羽純洋鴿。這裏無貶低洋鴿之意,因為比賽當日下雨,次日上午大霧。前名次鴿都是在大霧裏飛進的。我的鴿含在崇明島,江上霧特別濃重,正因為這個原因,想不到鴿子會進,三個候鴿人均在樓下屋內打牌,並未顧及樓上鴿子。發現歸巢時鴿子早已進人棚內,錯失了幾個名次。在天氣不好的條件下,光有爆發力而無耐力是不容易如願以償的。  

    疲勞是失鴿的主要原回,克服賽鴿飛途中疲勞的辦法,一是平時科學養鴿養好鴿,二是加點耐力進去,以求提高鴿子的歸巢能力,儘量減少損失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