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魚樂活地帶's Archiver

ixcrtiwws5968 發表於 2013-2-19 23:31

尋訪深海予尾魚

1987年1月,著名的德國生態學家漢斯·弗裏克深入科摩羅群島,揭開了他一生研究中的精彩一幕。這是一片多活火山爆發區,奇妙而險峻,就像許許多多探索美國尼斯湖的怪物、熱帶叢林的恐龍或喜馬拉雅山的雪人的英雄們那樣,弗裏克要在這裏找到恐龍時代的“鄉鄰”——矛尾魚。

  矛尾魚何物?它是空棘魚類僅存的古生物魚種,為現今地球上所有陸生動物群的祖先。弗裏克歷經艱險,終於如願以償,發現了這個老祖宗的老巢,借助於現代化小型潛水艇和海底望遠境,一睹了活的矛尾魚的風姿——圓乎乎的生靈,安靜地躺在海底洞穴裏。這就是矛尾魚的家,一洞接一洞,蔚為壯觀。弗裏克一發不可收拾,每年都要多次光顧,拜訪老祖宗。在1991年的探險中,他花費足夠的時間進行了詳細的探險觀察,發現每個海底洞穴裏足有20條矛尾魚,親密無間的生活著。到1995年他再次光顧時,驚奇地發現每個海底洞穴中僅有14條左右了。他隨後考察了科摩羅群島主島——大科摩羅島沿岸總共僅有200條左右。罪魁是誰呢?是當地漁民。漁民們為了在沿岸附近海域捕捉食用魚類,常常誤將矛尾魚鉤住。其實,矛尾魚根本無法食用,它散發濃重的魚油氣味不僅令人倒胃,吃了還會引起胃病。迄今漁民們僅發現矛尾魚唯一有用的東西是身上堅硬的鱗片,用以取代日常生活有用的砂紙。

  矛尾魚的鰭酷似爬蟲綱肢體那樣有序地移動,極善在沿海海底爬行。最有趣的是矛尾魚的食。一是食量驚人地少,按一般魚算,一頭重量約95千克的魚每晝夜至少要食幾千克食料,而同樣重量的矛尾魚則每晝夜僅吃10—20克魚肉就足夠了。像矛尾魚這樣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此緩慢的生物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二是矛尾魚也是晝伏夜出的“夜貓子”。白天,它們像凍死的僵魚一樣安樣地躺在約200米深的海底洞穴裏,據說是為了逃避鯊魚的侵襲;一旦日落西山之時,它們便蠢蠢欲動,紛紛爬出海洞,尋找食物。矛尾魚如何能在黑暗的海底覓食獵物的呢?弗裏克研究發現,矛尾魚可以沿著磁場靈敏地感受到磁場的微小變化。當小魚等獵物途徑魚體附近時,周圍磁場便發生變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獵物,飽食一頓。平時,它們就出沒於魚兒經常活動的水域,停懸在海中的有利地勢,守株待兔,有時也向上層海水中游動,活動一下身體。

    真正捉到的第一條矛尾魚是在東非沿海。1938年耶誕節前,漁民們乘“涅尼雷”號漁船出海,收穫頗豐,尤其令他們興奮不已的是捕捉到一條奇魚。這條他們從未見到的怪魚全身上的魚鰭如穗,短腳似截,不知何物,姑且取名為“大海晰蠍”。這條怪魚自在地躺在甲板上達4小時毫無異感,一漁民擔心它會死掉,有意識地用手拉了一下,不料它憤怒地緊咬牙齒喀嚓作響,以示抗議,反而嚇人一跳。“涅尼雷”號抵達南非東倫敦港,有心的船長特意將怪魚送給博物館研究人員馬達約尼·拉蒂默女士,隨後轉送給鑒定魚類專家詹姆斯·史密斯。見到這條極其珍貴的魚種,史密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就是矛尾魚嗎!殊不知,這就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倖存者,而科學界早已定論矛尾魚在6500萬年前絕種。捕獲矛尾魚的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各大報刊紛紛報導,一時間熱鬧非凡。這一發現甚至引起了生物學家關於傳統生物進化理論的大辯論。認為在生物界中的動物和植物會以不同的速度進化的,重要的是棲息環境,而海洋環境又比陸地環境更加穩定。因此,海洋生物進化速度緩慢。例如,海洋中的鱸魚確證在最近500萬年中無論在外觀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沒有任何變化。而正是在這個500萬年曆史長河裏,地球上經歷了古猿到人的劃時代的進步。

    令人不解的是,迄今尚未見到一條矛尾魚的“孩子”——幼魚。那麼,矛尾魚究竟是怎樣繁衍子孫後代的呢?為了揭示這個秘密,弗裏克特地將一個無線電發射機安裝在一條溫順的雌性矛尾魚身上,發現在這條雌魚潛入700米深的海底後就無聲無息地不動了。它究竟是在窩裏分娩呢,還是有其他目的,尚不清楚。於是,弗裏克只好再求助於造船公司,希望獲得一艘超小型潛艇,以便能順利潛入深海海底去看個究竟。此外,弗裏克還有一個龐大的研究計畫,深人海底現場拍攝矛尾魚的生活片,以奉獻給全球觀眾。如何在矛尾魚生活的家門口——洞穴口附近恰當地安裝一臺海底超級電視攝像機,是當前弗裏克設計的難題。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